详细信息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道教文化

道教教理教义-返朴归真

2020/7/2 12:59:01      点击:
      道教学道修道,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,使生命返复到始 初的状态,道教称之为“返朴归真”。 道教认为,人原初的本性是纯朴和纯真的,是近于“道”的本性的。所 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。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,思虑欲念不断萌生,再 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,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 真,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,若进一步嗜欲无止,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 生命健康,从此背道而驰。而学道修道,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 的状态。这里的“朴”就是指本真,引申为“道”的质朴状态,是指真常之 道的本来体性。然而,要返朴必需要抱朴,《道德经》说:“见素抱朴,少 私寡欲”。即要抱道守真,怡养生命的真元,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,不为私 心杂念所困扰。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少一些私心和欲念。做人要淳厚, 行事遵守公德,生活要俭朴,使本性漫漫返复到淳朴的状态,与道相合。而 在生命修炼过程中,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,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 进行修复,使身体健康。进而通过炼精化气、炼气化神、炼神还虚等内炼功 夫,使生命回归到真道的状态,成仙得道。 在返朴归真的修行道路上,诸多高真大德的践行曾为后世学道修道者作 出了榜样。汉末魏伯阳真人,“挟怀朴素,不乐权荣”而专心修炼。葛洪真 人不随世变,言则率实,杜绝嘲戏,终日默然,被邦人咸称为抱朴之士。并 提出应“全大宗之朴,守真正之源”。晋代嵇康好道,亦以“忘物贵身,志 在守朴,养素全真”为修行宗旨。今天,学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进一步发 守朴全真的教义,留一份淳朴之真于后世。